尿道口狭窄是经常在包茎患者包皮环切术后出现,特别是新生儿患者。
原因
1. 包茎反复感染可导致尿道外口或尿前道炎症瘢痕狭窄。
2. 包皮粘连较重,术中不慎损伤尿道外口。
3. 闭塞性干燥性阴茎头炎 主要表现为龟头苔藓样病变、包茎、包皮粘连。即使行包皮环切术也不能控制疾病的发展,该病进行性发展可以引起尿道外口狭窄甚至前尿道全程狭窄。
4. 包皮切除术后,破坏了正常包皮和阴茎头之间的粘连,阴茎头有显著的炎症反应发生,造成严重尿道炎症和瘢痕形成,导致尿道口狭窄。
临床表现
在大多数情况下,患儿进行排尿训练之前,尿道口狭窄的症状并不明显。如尿道口小,患儿排尿时尿线有力、细且射程远。
有些患儿排尿时尿线向背侧偏斜或是排尿时间延长。
排尿困难、尿频尿急、终末血尿或是尿失禁等症状可能发现尿道口狭窄,但通长不是引起这种异常的原因。
在某些尿道口狭窄的男孩中,尿线偏斜是唯一的表现。
治疗
术后尿道外口狭窄在去除病因后,可定期尿道扩张。
如尿道口狭窄严重者,应行尿道外口切开或重新做尿道外口成形手术,在尿道口成形术后,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霜可有效可有效地减少尿道口狭窄复发。
预防
1. 如包皮与阴茎头粘连广泛,术中分离包皮时须防止尿道口损伤。
2. 阴茎头及尿道口炎症明显时,可以用1:5000呋喃西林溶液、庆大霉素和甲硝锉溶液清洗阴茎头,待炎症消除后再行包皮环切术。
3. 术后注意及时换药,保持切口清洁干燥,避免阴茎头炎症及溃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