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有这样的传闻,发际线越高就越聪明。其实大家都知道,这种说法并不靠谱。
说起发际线,确实有高有低,不过还有一种你不知道到底是高还是低的发际线,叫M型发际线(不解释了,就是字面的意思)。
有人说,这种发际线与脱发有关;也有人说,我是M型发际线,但没脱发。甚至有人担心:我的发际线越来越“M”了,我未来会不会秃顶?
M型发际线到底是怎么回事?小麦一次给你解释清楚!
Q:M型发际线是因脱发形成的吗?
A:一部分是,一部分不是。
M型发际线分为2种:
1、脱发性M型发际线
脱发性M型发际线,是由于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所导致。过了20岁以后,患者额角毛囊会逐渐萎缩,头发生长期缩短、毛发变细。若长期不治疗,毛囊会萎缩,头发脱落,最终只剩光溜溜的一片皮肤,形成了M型发际线。患者前额的头发也往往会变得稀疏。
2、遗传性M型发际线
大部分有遗传性M型发际线的人,20岁前发际线的M状并不明显,在20~30岁时,这些人的发际线会悄悄发生变化,逐渐变成M型。但两鬓、头顶部位的头发依然茂密,没有异常脱落。
有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:
著名球星拉基蒂奇19岁时,发际线还没有出现M状。
随着年龄增长,出现M型发际线,但头发依然浓密。
非常聪明地用刘海掩饰了自己的M型发际线:
Q:为什么脱发的人大多有M型发际线?
A:和雄性激素源性脱发(雄脱)的原理有关。
脱发患者中,绝大部分脱发原因为雄性激素源性脱发(又称雄激素性脱发、脂溢性脱发),尤其以男性患者居多。我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该病在我国男性的患病率为21.3%。
导致雄激素性脱发的因素主要有2个:
(1)双氢睾酮(DHT)
(2)遗传因素(头皮毛囊对DHT的敏感程度)
雄脱患者的双侧额角、头顶区域的毛囊,相对于头部其他区域的毛囊,对DHT往往更加敏感——这是遗传因素,无法改变。而DHT作用于雄激素受体后,可使毛囊萎缩,形成秃发。
因此,大多数雄脱患者的头发,往往会形成M型发际线,如果不及时诊治,头顶的头发也会渐渐掉没,形成秃顶。
遗传性M型发际线,如不具备上述两个导致雄脱的因素,则不会严重脱发。
Q:如果已出现M型发际线,怎样判断是脱发性还是遗传性?
A: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判断。
1、看父母是否脱发、秃顶。
(1)父母患雄激素性脱发,或携秃发基因
如果你的父母或其中一方出现非常明显的脱发、秃顶现象,并且你是男生,那么你是脱发性M型发际线的可能性非常大。
当然,即使你父母的均没有脱发、秃顶现象,如果你是男性,你也存在小概率脱发、秃顶的可能——你的母亲有秃发基因,但因性别原因体内DHT浓度低,未表现出病征。而作为男性的你遗传了母亲的秃发基因并表现出了病征。
(2)父母也是遗传性M型发际线
如果你的父母或其中一方是M型发际线,但头发浓密。且父母及直系亲属均未患有雄激素性脱发,那你可以为自己的头发小小庆祝一番了。
2、观察自己头发的变化
此外,若你是脱发性M型发际线,在开始脱发时,额角的毛发会变细软、稀疏,脱发处毛囊可见,含有纤细的毳毛。部分患者头皮会变油腻。
而遗传性M型发际线,额角毛发则依然非常浓密,头发的质量也不会发生变化。且发际线的M型往往更扁。
如果仔细观察,很容易发现二者的区别。
Q:M型发际线只有男性有吗?为啥没有看到过女性是明显的M型发际线?
A:No
M型发际线的女性,无论在公众视线或日常生活中,都比较少见。但少数女性依然有较为明显的M型发际线,一般为遗传性质。
倒是有一些女性有类似于M型发际线的“美人尖”,但又明显区别于M型发际线。
小麦总讲患有雄激素性脱发的男性,其实女性也会患雄激素性脱发。她们是否会产生脱发性M型发际线呢?
一般情况下不会。
患有雄脱的女性,症状表现及发展情况如下:
如果你的女性直系亲属里有出现上述症状者,你可能需要重点关注一下自己的头发。
雄激素性脱发也许无法根治痊愈,但如果能在脱发早期及时发现,去正规医院皮肤科进行治疗,往往能控制、减缓症状,取得良好效果。
如果你有脱发烦恼,尤其是已出现发际线后移或秃顶。在公众号内回复:脱发群,入群和群友一起讨论脱发问题、相互帮助、分享经验。群内不定期有专业指导。群满100人后,邀请某三甲医生在线答疑。
麦可曼是丁丁团队为男士量身打造的关注男性形象、健康、情感、心理的订阅公众号。每周分享优质的专业内容,助您塑造个人魅力、提高生活品质。
如果您有想了解的关于男性的问题或对于公众号的建议,欢迎留言,我们将为您创造一个高质量的分享、交流平台。